2016年4月8日 星期五

都市新住民【夜鷹入城去】

嫌鳥擾民…教趕夜鷹林佳龍惹議

  前陣子有個新聞不曉得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台中市長林佳龍先生在臉書上分享如何避免夜鷹啼叫擾人清夢,這原是一篇立意良善的宣導文,但被許多民眾在底下留言質疑:「在澳洲我們都是教導小孩,你的居住地應該跟動物和平共存」、「給動物生存權...」、「有種東西叫耳塞」等等,在此氛圍下市長隔天又再分享一篇關於如何和夜鷹共存的文章,接著眾多網路媒體抓準時機紛紛發通告給台灣夜鷹,讓這晚上追伊追伊叫的鳥兒登上臉書版面持續一個禮拜之久。究竟這存在感十足的鳥是何方神聖?竟然可以在這短短十年內成為大家都「聽」過的鳥音,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吧!

2/23台中市市長林佳龍先生在臉書上分享如何避免夜鷹在自家頂樓繁殖


2/24林佳龍市長在臉書分享另一篇關於如何和夜鷹共存的文章


臉書社團沃草!(Watchout2/24貼出關於夜鷹相關文章


臉書社團野生動物追思會3/9貼出夜鷹繪圖替夜鷹發聲
淺談台灣夜鷹
  •  從一度列為稀少鳥種到目前全島啼叫
  台灣夜鷹又稱南亞夜鷹、草原夜鷹、蚊母鳥、石磯仔(Savanna Nightjar, Camprimulgus affinis),早期被發現的地點與數量稀少,大多在花、東或南部一帶被發現(王,2009),還曾考慮被列為瀕危的鳥種之一(方,2005),但2000年後,其數量與分布地點漸漸擴散,到目前為止全島各個縣市以及綠島、小琉球都有夜鷹出沒的紀錄(王,2013)。
台灣夜鷹的外觀


1995~2011年有台灣夜鷹出現的位置


  • 「追伊~追伊~」雄鳥的求愛歌曲
  台灣夜鷹為夜行性鳥類,繁殖季為3月到6月,每當天氣回暖的夜晚,雄鳥就會站在高處或者在高空飛繞,發出「追伊~追伊~」的求偶聲音,根據2009年王等的研究指出此鳴叫聲音頻率約在2,000~14,000赫茲之間。在安靜的環境下在800公尺遠的地方還可以聽到,而在都會區中因大樓的反射作用之下,雄夜鷹的情歌更是可以高達97.71分貝(詹,2010),與人們平常講話的聲音(60分貝)相較之下高出許多。


  • 繁殖時有趣的行為
  台灣夜鷹並不築巢,雌鳥直接將蛋下在裸露地上,除了有外在干擾之外白天幾乎都「坐」在蛋上。夜鷹為半早熟性鳥類(semi-precocial),即雛鳥孵出後有毛、能移動、開眼,但還需要親鳥保溫、照顧。據觀察,雌鳥在雛鳥能長距離飛行前(定義雛鳥第17日齡為繁殖成功)有一種擬傷行為(Injury feigning),此行為是雌鳥假裝受傷飛不動的樣子,引誘地面性天敵遠離雛鳥的行為,研究指出雌鳥擬傷行為出現頻度最高的階段在雛鳥最好動的日齡期間,因為此時雛鳥容易被天敵發現,相對應需要雌鳥展現擬傷行為引開天敵(林,2013)。
台灣夜鷹雌鳥的擬傷行為

  • 都會區中都是大樓,夜鷹在哪裡下蛋?
  前一段提到夜鷹直接將卵產在裸地上,頂多用腳將砂土撥開呈現一個小碗狀,通常一次孵兩顆蛋,一年繁殖兩到三次。對牠而言,鋪設隔熱磚的建築物頂樓是個很理想的繁殖場域,尤其面積廣大又少人為干擾的學校、公家機關更是夜鷹偏愛的黃金地段,員山生態教育館的頂樓就是一個很棒的地點,希望牠不要嫌太小。在此需澄清一下,夜鷹會進到都會區中繁殖並不是因為原棲地被破壞才需要在都會區繁殖,而是現在有許多因素讓夜鷹族群增加,剛好建築物頂樓也適合夜鷹生存,因此人鳥打照面的機會才會增加。

員山生態教育館頂樓景觀,是非常適合夜鷹繁殖的環境

  • 夜鷹的菜單
  前面提到夜鷹又稱蚊母鳥,從名字看起來好像會吃蚊子,但實際打開夜鷹的胃後發現牠並沒有吃蚊子(起碼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分析50隻因為鳥擊而死的夜鷹胃後發現牠的菜單上前3名有1.鱗翅目(43.9%)2.鞘翅目(26.7%)3.直翅目(21%),其中包含農業害蟲螟蛾、蝗蟲等,因此夜鷹實為天然捕蟲利器,對農民的農作有其正面效果。目前友善農作常用動物來幫產品命名,像是石虎米、田鱉米、獼猴桃、老鷹紅豆等等,改天會不會也出現以夜鷹來命名的產品呢?

台灣夜鷹的嘴巴很寬,三公分左右的青銅金龜都可以吞下去

台灣夜鷹食性分析(494個食餌)

夜鷹首鳴公民科學家
  近年來夜鷹的求偶聲引起越來越多人的注意,加上網際網路的使用趨於普及,讓人們可以快速反應各地的鳥況,為瞭解夜鷹求偶鳴叫與其他氣候環境的相互關係,中華鳥會推出夜鷹首鳴的回報網頁(http://www.bird.org.tw/index.php/works/conservation/firstnightjar),讓民眾可以回報當年第一次聽到夜鷹鳴叫的時間、地點、強度等資訊。在這全球氣候變遷劇烈以及環境急遽劣化的情況之下,長期的監測能讓人們得以窺視環境想讓我們了解的樣貌。

夜鷹首鳴回報網頁

讓夜鷹成為你的好鄰居
  在這人口爆炸的時代,人們為滿足居住、糧食、遊憩等需求,開發的足跡慢慢地往郊區前進,同時有些野生動物找到在都市生存的方法。人與各種生命同時存在於這環境上,基於同理心、維持生物多樣性等原因不應該對某些生命趕盡殺絕,但目前人與野生動物的衝突日益增加,有時候適當的生態經營管理策略可以讓彼此生活的更融洽。因每個人對於衝突的耐受性不相同,有些人覺得夜鷹的叫聲猶如黃「鶯」出谷;有些人則是被吵得輾轉難眠。以下幾種方法提供參考:
1. 常到頂樓走走晃晃、喝咖啡聊是非、曬衣服等等
2. 種些盆栽、鋪設太陽能發電板
3. 改變頂樓鋪設的材料
4. 改裝氣密窗
5. 睡覺時用耳塞

但如果是用鞭炮、彈弓、玩具手槍等方式來驅趕夜鷹,很遺憾,保育警察就會找上門,就算夜鷹是一般類野生動物也不得隨意騷擾。

如果很幸運地有夜鷹在頂樓下蛋,大家可以保持安全距離來觀察夜鷹的繁殖,了解夜鷹爸媽的家庭分工、小夜鷹的成長過程等等,相信一個繁殖季過後,大家一定會學到一門很棒的生命教育、環境教育課。如果員山生態教育館頂樓哪天有夜鷹的喜訊,小員丁一定會向各位員山粉絲們報告的~

想了解更多請搜尋臉書「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粉絲團,可以得到更多資訊喔!

參考文獻
1. 王穎。2009。台灣夜鷹生態研究計畫。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託研究系列 97-08-8-01號。
2. 王穎。2013。台灣夜鷹生態研究計畫-冬季夜鷹去向之探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託研究系列100-44號
3. 方偉宏。2005。台灣受脅鳥種圖鑑。貓頭鷹出版社。
4. 詹子芸。2010。高雄市都會地區臺灣夜鷹地理分布與棲地因子分析。碩士論文。
5. 林泳易。2013。南亞夜鷹的擬傷行為。碩士論文。

延伸閱讀:
1. 台灣夜鷹啼唱難忍受?只要懂得因應,其實問題不大!
2.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託研究系列 97-08-8-01 號台灣夜鷹生態研究計畫 The Ecological Research of Savanna Nightjars(Camprimulgus affinis)
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託研究系列100-44號台灣夜鷹生態研究計畫─冬季夜鷹去向之探討The Ecological Research of Savanna Nightjar Caprimulgus affinis- A study of wintering nightjar in Taiwan


*本篇文章使用大量圖片,未能一一詢問原作者請多包含,本篇作者多從開放性社團擷取並註明出處,如有不妥請來信或留言告知,謝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