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活動花絮】互助互惠在里山

大家有沒有發現,「里山」這兩個字最近瘋狂成為各種活動的slogan啊?舉凡學術研討會、生態旅遊、博覽會、演講、影音光碟、書籍,甚至是新建案名稱,皆使用「里山」來吸引民眾的目光。為了讓廣大鄉民能進一步理解里山與自身的關係,員山生態教育館在今年度精心規劃2小時的推廣活動,走進各個社區跟大夥兒一起輕鬆聊聊~讓「里山」不再只是口號。

「互助互惠在里山」活動內容包含四大單元,就讓我們跟著下方的活動照片一起回味吧:


單元一 山中有山

在認識里山之前,我們先聊一下什麼叫做「淺山」。淺山指的是平原與高山之間的過渡地帶,學術界常以「海拔800(或1000)公尺以下的山區」稱之。在這個地方,生物多樣性高,交通可及性也高,人類常在此區域建造屋宅、造橋開路、觀光遊憩或從事農業生產。
為了喚起學員們對於淺山生態的印象,我們先玩了一場「生物大解密」推理遊戲,初步了解學員們對於家鄉自然環境的認知與想法,並分享自身與野生動物之間的小故事。

生物大解密:淺山動物推理遊戲

「生物大解密」總共10題,每一題有5個線索可對應到一種生活在淺山地區的野生動物。這邊放上其中幾題,讓各位也小試身手~看看自己對淺山動物的認識有多少。




引起學員的熱忱之後,進一步以簡報說明淺山生態以及人類過度利用自然資源所造成的影響,讓學員對於家鄉環境的維護產生認同。然而,為了保護環境而一味限制人類行為,這種做法在淺山地區難以適用。若要達成「生態、生產、生活」三生並存的永續目標,「里山倡議」是近年來世界各國推崇的最佳方案!

里山倡議:201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由日本所提出

推薦文章:「里山懶人包」里山10項大哉問
推薦影片:「里山倡議動畫」(1分33秒)


單元二 家園藍圖

在簡單認識淺山保育以及里山倡議之後,大家逐漸理解這個共同的願景 → 「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接著,以達成這個願景為前提,學員們分組進行一場里山社區的規劃討論。活動中,小組成員必須不斷地溝通與協調,將15張里山元素卡依照重要順序排列成金字塔狀,達成共識。

家園藍圖:檢視15張里山元素卡的內容

家園藍圖:小組討論建構里山社區的優先項目

家園藍圖:各組分享討論出的共識

家園藍圖:檢視金字塔頂端的重要資源,是否正在消失中?

每個人都有自己心裡認為重要的項目,不同的社區也都有各自面臨的難題。這個里山金字塔並沒有標準答案。在內城社區,大家認為「乾淨穩定的水源」能讓農作收成穩定,也讓人們吃得安心,是最重要一項;但對於頭城港口社區,人力不足導致社區發展受限,「人口」才是該優先被重視的問題。

頭城港口社區認為「人口」問題是亟須優先解決的項目

社區幹部若一起參加活動,也可藉由這個單元了解居民們對於家園的期待與想像,這對於社區發展規劃有相當的助益。


單元三 看見里山

經過一番腦力激盪後,或許有些人認為想像中的里山社區難以實現。因此,我們提供一個國內案例:「貢寮・水・梯田」讓學員認識其他地方如何保育水資源、運用傳統文化、發展特色產業,並且回過頭來想想自己居住的社區是不是也可以做些什麼。

延伸閱讀:貢寮健康永續和禾米 多種生物掛保證


單元四 里山生活小實踐

里山倡議的願景需要國家政策、教育、地方參與...多方齊力,要顛覆既有的價值觀並非一朝一夕。但我們可以先用自己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例如取用不需要的樹木枝幹、竹子搭建「昆蟲旅館」,提供獨居蜂使用。這些獨居蜂有的會幫我們的果樹花卉傳播花粉,有的則是到菜園捕捉菜蟲,達到「生物防治」的功效。這不僅可以妥善利用廢木竹料,也能補償昆蟲需要的棲地空間,同時更維護了「生態系服務」~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是不是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呢?

昆蟲旅館可提供獨居蜂所需要的生活空間

活動尾聲以「小綠葉蟬」故事做結尾,邀請學員享用被小綠葉蟬叮食過的茶~用舌尖感受濃醇蜜香,見證大自然共生之奧妙,並紓解一整天下來的壓力吧!

延伸閱讀:全民養蜂04/享受孤獨的獨居蜂
延伸閱讀:吸一口更甘甜!與小綠葉蟬共生


撇開過往嚴格限制開發的絕對保護觀念,我們提倡人也是自然界的一份子。透過社區的生產、景觀、生活模式與文化,我們享受環境復育帶來的新生態服務,與大自然互惠,也互助。「互助互惠在里山」,期許大家能同心協力,一起朝向「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目標前進!

礁溪時潮社區學員合影




2017年10月15日 星期日

【野望延伸】獵食者:最艱難的挑戰

遊隼在捕獵動物時的時速高達300公里,就像被子彈列車撞到一樣
遊隼會以時速300公里飛行衝撞獵物,獵物就像被子彈列車撞到一樣!

  為推廣自然保育觀念,員山館配合林務局「野望影展・森林大戲院」系列活動,自8月起至11月底,推出「週六野望電影院」、「2017野望影展推廣活動」到府服務及「1+1 環教超值包」等活動方案,精選8部野望影展得獎或提名的國際生態紀錄片進行導讀放映。
  
  今天來介紹其中一部強檔好片《獵食者:最艱難的挑戰》。獵食,是生命最原始的本能,除了植物外大多數的生命都是依靠其他個體才能存活下來,透過食物鏈的傳遞,養分在自然界中循環不息。

  而為什麼說是最困難的挑戰呢?讓我們跟著高齡90歲的艾登堡爺爺(David Attenborough)來一窺演化的奧妙吧!花豹(Panthera pardus)分布在非洲與熱帶亞洲地區,牠利用令人眼花的黃底黑圈花紋將自己融入在環境內,大大的肉墊讓牠前進不發出一點聲響,而獵物絲毫沒有察覺到自己已經快走到生命的盡頭;非洲野犬(Lycaon pictus)分布在非洲的疏樹草原(Savanna)中,在這樣的環境中,隱藏自己似乎不是一個好方法(因為你無處可躲),群居的野犬們轉而依靠無比的耐性與體力,群體集中追獵某一隻獵物,直到獵物無力再跑;尼羅鱷(Crocodylus niloticus)主要分布在非洲東南部以及馬達加斯加島,身為爬行類的牠們代謝作用慢,並可藉由日光浴保持體溫,因此一年吃一頓就可以維持生命(有沒有很省事),牠們捕食的時候躲在水裡,等待無知的獵物靠近水邊喝水時瞬間張開鱷嘴,緊咬獵物拖下水,鱷魚群起圍上,每隻鱷魚都咬上一口使出死亡翻滾想看請點我),將扯下的肉吞下後今年的成就就達成了。


  影片中並不是所有的獵食者都可以百發百中,因為獵物生來也不是省油的燈,誰願意自願當嘴下亡魂呢?所以在演化上有一個很有趣的假說稱為「紅皇后假說Red Queen Hypothesis (軍備競賽arms race)」,這個假說來自愛麗絲夢遊仙境,說的是吃與被吃的兩者之間一直好像在比賽誰跑得比較快、躲得比較好等等,但兩邊互相見招拆招,形成好像各自在進化但其實兩者都在原地踏步一樣,這樣共演化的現象讓觀察生物之間的關係更令人著迷。
紅皇后假說(http://www.victorianweb.org/art/illustration/tenniel/lookingglass/2.4.html)
紅皇后假說(http://www.victorianweb.org/art/illustration/tenniel/lookingglass/2.4.html)
  
  自然界中無時無刻都在上演捕食大戰,養分就在環境中一直循環(骨頭也是回歸土地讓植物吸收),沒有浪費,但反觀人類社會,幾乎是沒兩三步就有餐廳、便利超商提供餐點,更有些地方為了滿足口腹之慾推出吃到飽服務,讓獵食這件事變得毫無困難,貪婪的人們無節制地從冰櫃中拿取過多無法「消化」的生命,最後食不下咽就進了廚餘桶的肚子,雖說後端拿去餵豬、做堆肥,但過程中收集、運送、加熱、破碎等工序,也耗費相當多石油燃料在其中,十分不環保。更何況世界上還有許多人正在餓肚子,我們是不是能有更聰明的方式選擇獵食的方式呢?
據統計,2016年台灣一年丟掉3.6萬噸食物!
據統計,2016年台灣一年丟掉3.6萬噸食物!

  請記住「吃」其實就是用別的生命來換取自己的生命,當越多的食物被浪費,就是越多的生命消失得毫無意義,請珍惜每天的每一餐,抱著感恩的心情,慢慢的,體會這種能量的流轉。而當你吃不下,或者有心改善食物浪費的現象,歡迎搜尋「剩食」二字,您會得到相當多資訊,也歡迎投入其中,改善食物被浪費的事情。或許這算是人類這種獵食者所面臨「最艱難的挑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