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0日 星期日

陽明山國家公園保育講座 野保大挑戰

談論國家公園內流浪動物與野生動物之衝突所需要的教育、研究、政策
(點選圖片可以看到更詳細的介紹喔!)

  10/22(),小員丁北上參加由陽明山國家公園所主辦的保育講座,由上圖可看到各場講座的主題與講者,主要都是跟生態保育、環境議題相關的主題,以下跟大家分享當天小員丁聽到的觀念以及提供給大家參考的做法。

流浪貓狗算是野生動物嗎?
  許多民眾在他們的觀念中覺得那些在野外亂跑的貓狗就是「野生動物」,其實不然,貓狗是被人類「馴化」很長一段時間,經由人擇的產物,稱之「馴化動物」(domestic animals),再跑到野外去繁衍會稱之「野化動物」(naturalized animal);「野生動物」(wildlife1指的是一般情況下,生存於棲息環境下的動物,所以像是常聽到的台灣黑熊、黑面琵鷺、黑眶蟾蜍等都算野生動物。知道以上的差別之後我們繼續往下看。

為什麼國家公園或者其他保護留區不能餵流浪動物?
  在臺灣為了生態保育維護生物多樣性的目的所設立的保護留區共有6,分別是自然保留區、國家公園、國家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保護區、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當我們知道這些地方的設立目標是為了保護「野生動物」及其生態環境時,屬於「野化動物」的貓狗就不應該出現在這些地方。
  餵食會吸引來的動物不只是流浪動物,連野生動物都有可能被吸引,增加這些生物之間發生衝突的機會,就算不是在餵食站的時候狹路相逢,野化動物所具備的狩獵能力,也常造成「野生動物」的傷亡2,這些會上報或被通報的通常是中大型動物或者出現在人類活動的路徑上才被發現,可以想像有多少野生動物已經在森林中殞落,而對於族群量稀少或者尚不清楚的野生動物來說,每一隻個體都是非常珍貴急需我們大家一起保護的。
  寵物應該是受到人們良好的照顧,在人為環境中(室內或限制行動)好好的管理約束,不該是在外面到處流浪、追逐路過民眾甚至造成咬傷人事件3

 1、浪犬疑似攻擊花嘴鴨

我只是一般民眾,怎麼做才可以保護這些生命呢?
  恭喜你已經具備和其他人討論這些議題的第一步,也就是付出「關心」,當你選擇看這篇文章以及看到最後一段,相信你平常就有在關注此議題,也許你本身是愛爸愛媽或者野生動物保育人士,通常會是這樣,關心才會發現衝突,當有了衝突才有溝通,才有機會理解與合作。
  自身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像是不棄養寵物、將寵物結紮、打晶片、不將寵物帶進保護留區、領養代替購買等等;透過個人的社交能力將觀念分享給同溫層之外的夥伴,像是做張長輩圖也不錯;當凝聚夠多的論述及能量時可以將具體的建議及想法讓選區內的立法委員知道,像是養寵物必須取得資格4、建立良好的收留機制等等。
  後續還有兩場演講,分別在11/5(六)、11/19(六)於敦南誠品地下2,若對該場議題有興趣的夥伴請提早排隊入場,也歡迎聽完之後來跟小員丁分享喔!


1
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義野生動物(http://law.coa.gov.tw/GLRSnewsout/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14500...
2
3
流浪狗險咬死男童 固定餵食者恐被究責(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1003594
4
台灣動物新聞網報導(http://www.tanews.org.tw/info/5701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社區推廣】我的「原」味時代-環境教育體驗活動

員山生態教育館105年保育教育社區推廣
我的「原」味時代-環境教育體驗活動


社區隨處可見在地自然資源特色的彩繪

人類自古至今依賴各種自然資源滿足食、衣、住、行等生活所需,隨著時代的演變,我們研發了各種新技術以提高取用資源的效率,然而,在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是否也漸漸遺忘了原本與大自然和平相處的生活方式?

這一次,員山生態教育館將帶領大家前進美麗的南澳鄉東岳村!一同追尋原住民族尊崇自然的生存法則,探討森林資源利用的永續性。



【活動日期】1051110日(週四)

活動時間9:00-15:30(含用餐共6.5小時)

主辦單位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

承辦單位員山生態教育館

協辦單位東岳社區發展協會、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活動地點東岳社區發展協會(宜蘭縣南澳鄉蘇花路三段13988號)

活動對象東岳社區、大南澳生態旅遊聯盟、對環境教育及永續議題感興趣之一般民眾(本活動適合成人)

活動人數 30

活動費用免費。本活動由林務局羅東林管處駐館委託專案支應


報名日期即日起受理報名,至10/31(週一)下午5點整止!

報名方式為促進在地保育行動,將優先受理東岳社區及大南澳生態旅遊聯盟成員報名。剩餘名額將開放給一般民眾參加,請於期限內完成線上報名

活動流程  注意事項請詳閱活動簡章


簡章下載 & 線上報名請按這裡!!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

【活動花絮】見樹不見「塑」,攜手親「淨」海岸林


講師帶著大家認識海岸林植物-葉子刺刺、果實可吃的林投

  淨灘,想必是許多人都參加過的環境友善行動,但淨「海岸林」呢?可能就不太有經驗了,員山生態教育館與無尾港文教促進會共同討論、設計出「見樹不見塑」活動,帶著學員們一同認識海岸林的樣貌、功能以及目前遭遇到的問題。
10/8這天下著綿綿細雨,活動開始前小員丁們還在擔心是否能夠順利出去撿垃圾,不過老天爺似乎知道我們要幫環境做點事,出門前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雨停了。上下午兩梯次加起來共有39民眾,在短短70分鐘的操作時間內就撿了174公斤的垃圾,可說是收穫滿滿,但還有許多垃圾是我們無法帶走的,令人十分難過。
海岸林中竟然撿到車用安全座椅!

我們將撿回來的垃圾依據國際淨灘行動紀錄表進行分類、計數,統計後發現數量最多的垃圾類群是生活垃圾與遊憩行為所產生的(69%),包含瓶蓋、玻璃瓶、寶特瓶這些大眾時常使用的物品,第二名為漁業垃圾(13%浮標、浮球、漁網、保麗龍等等),連醫療用品如針頭、點滴都出現在海岸林中,從這邊可以很清楚的看見人類行為對於海岸林的破壞。
你能想像海岸林中竟然卡了這麼多的垃圾嗎?
連打針的針筒、針頭,羽球頭都可以發現,可見垃圾丟棄的環節一定出了問題
海岸林主要有防風定砂的功能,保護土地不被強風侵蝕造成養分流失,也可保護聚落免受飛砂的侵擾。大無尾港地區鄰近海岸林,長期受到海岸林所保護,而背風面之水塘更是渡冬雁鴨科聚集的大本營,如小水鴨、花嘴鴨、尖尾鴨等。但各式各樣的海洋廢棄物塞在盤根錯節的樹林內,造成環境髒亂、公共衛生問題、遊憩品質降低和危及生物的生存。根據2015年荒野保護協會的統計,海灘上幾乎90%的垃圾是塑膠製品,72%是跟飲食有關的廢棄物。
你知道那些腳印是誰的嗎?答案是狗的,流浪狗是許多野生動物生存的一大威脅
課程的最後請大家思考該如何善待環境,像是垃圾減量、確實回收、關心環境相關新聞、主動通報可疑的環境汙染事件(1999)、了解循環經濟、不棄養寵物等等,只要大家開始從自身做起,相信我們的環境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