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4日 星期六

[主題活動花絮] 友善環境齊步走 綠咖夥伴鐵馬行

單車旅行,用不疾不徐的速度,
看見一幕幕過往我們不曾留意到的小世界!
       員山生態教育館首度以「水」「單車低碳」、及「親近社區」作為本次小旅行主軸,號召一群單車愛好者、喜歡慢走漫遊深入在地的朋友,前進拜訪鄰近的結頭份和同樂社區,一探員山水故鄉的小小世界~~

            連日陰雨綿綿,10月31日活動當天雖然天公依舊不作美,但一大早,看見一個個精神抖擻的鐵馬騎士們,甚至還有環島過的長輩們也來參加,感覺熱血都沸騰起來了呢! 為了讓小組之間熟悉彼此,先來場暖身小活動。憑著手中的圖片,找到同組的夥伴,拼完這些圖片之後,有什麼玄機藏在其中呢?先賣個關子,答案即將在路途中揭曉!
 
            在雨中騎著腳踏車,感受「詩(濕)情畫意」的宜蘭天氣,才稱得上是真正的戶外體驗!夥伴們,讓我們不畏風雨向前出發吧!
            踩踏之間,沿途水色山光相伴,有人發現剛才拼的圖像,實際出現在眼前了嗎?這些美麗的景色,都與今日活動中一項重要的主角有關,猜到是什麼了嗎?答案就是「哇特(WATER)」啦!
            短短20分鐘涼爽愜意的騎程,不知不覺到達了今天的活動目的地─結頭份社區活動中心,大家先在廟埕集合整隊,接下來準備進行默契考驗的「搶水大作戰」遊戲。

            看著我們水壺中的飲水、生活用水、食材生產、甚至是工商服務業都會使用到水,這些水從天上來,經過森林攔截、土壤吸收,匯聚成湖泊、溪流,再經由淨水廠及管線,身在城鎮的我們才得以不費吹灰之力,扭開水龍頭就有乾淨的水可用。現在讓我們放下使用者的角色,合力分工來幫助水滴完成旅程,究竟哪組能留住最多的水量呢?

           操作過程中,不免有些水流逸失,實際上所有的降雨量,也無法完全被利用,有些水源被污染、有些則是白白浪費掉,有些可能是因為氣候變遷的關係,總雨量逐年下降,導致可用的量又更少了。臺灣近年也面臨乾雨季分明窘境,短短今年內便輪番上演水庫拉警報、逢暴雨必淹的災情,僅管如此,「留不住可用之水」的問題令人憂心忡忡哪!而早在2009年聯合國發表的《全球水資源發展報告書》,臺灣亦被列為缺水國家之一。
圖表引自經濟部水利署網站

          相較臺灣其他縣市缺水問題,身在宜蘭的人民算是很幸福的!降雨量與天數都比其他縣市都來的多,因此水源補充源源不絕,水流沒入雪山山脈溪流沖積而成的沖積扇下,於扇端處泊泊湧出,結頭份與同樂兩社區正位於其中一處天然潔淨的湧泉帶,長久以來,湧泉成為當地產業及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就來聽聽結頭份社區發展協會陳聰文理事長介紹社區概況,以及在地民生如何與湧泉的串聯吧!
            中餐享用完社區媽媽拿手菜,養足精神,下午就要進行本日重頭戲「綠咖齊步走─單車定向闖關活動」啦!


出發前,暖身功夫不可少!
           
       「定向運動」發源地在北歐國家,為了要通過茂密的黑森林往來村落之間,因此發展出藉著地圖標識找到目的地的活動。這次我們則是過單車定向的方式,在鄉間小路中穿梭尋覓,睜大眼發掘沿線結頭份與同樂這兩座社區各個角落,藏在其中的過往水文歷史,以及現在居民與水的相處之道。

有人看地圖找路,有人負責動腦,考驗大家團體合作的時候到啦!

認識大樹公故事由來之餘,順便拜師學藝展現歌仔身段~

跟水精靈合照,哼一段跟水有關的歌曲吧!

在大礁溪河堤旁的偵探考驗,辨別雪山山脈與湧泉的流向。

完成任務,回到終點啦!

         各個大小偵探尋幽訪勝,足跡踏遍麻竹園、社區菜園、大安藥草園、酒廠古井、雷公埤、洗衣溝、湧泉池、舊時渡船頭,也與社區媽媽閒聊手工醬油製作、在大樹公下學習本地歌仔戲,相信在大夥兒心中都留下深刻印象─「乾淨的水源,攸關良好的生活、生產與生態環境」。
       將所見所聞再連結到上午的搶水遊戲,水滴旅程所經過的:「森林」、「土壤」、「湖泊」、「溪流」、「淨水廠」,保護我們的水資源,可以從這五個環境面向回溯發想,這些面向目前面臨甚麼問題,又有甚麼是可努力的解決之道呢?

保護上游森林不受濫墾濫伐。

減少水泥化工程,增加透水鋪面。

加強巡邏取締污染行為,不放生外來種。

不與溪流爭地,選用天然可分解清潔劑。

降低淨水廠負荷,增加人工濕地或保留天然濕地之淨化功能。
       地球這顆藍色星球因為有水,才有生命之繼起,人類對水的依賴及需求無庸置疑,可是當人們愈加習以為常,卻漸少了珍惜之情。水資源早已是全球共同關注的環境議題之一,隨著世界人口增加,舉凡食衣住行皆需要用水,若未能採取有效護水政策或具體措施,未來用水量將可能增加,屆時水資源大戰將密切影響你我基本生活面。

       回頭檢視臺灣,先天擁有還不錯的條件,儘管山高水急,但因為有大片森林環境覆蓋土地,為我們攔截水源,至於水資源的有效利用、分配及維護,就是我們的事了!就如同本次的活動精神,只要能夠集結大家的想法取得共識,一同朝向目標前進,就能為我們自己留住最多可用的水資源囉!



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

保育非你不可!森林龜將軍的生存保衛戰,參戰吧!(下)

  在揭曉 保育非你不可!森林龜將軍的生存保衛戰,參戰吧!(上) 文末的預告之前,先來複習一下:還記得食蛇龜棲息在臺灣什麼類型的環境呢?食蛇龜們面臨的四大生存警報還記得呢?這些危機和人類的哪些活動(或行為)有關呢?


請猜猜,是哪些保育英雄挺身而出,打擊非法盜獵呢?

  以上問題有不清楚的地方嗎?沒關係,快回到上集文章一探究竟吧!如果你已經熟悉食蛇龜的保育議題,就請跟著文字,一起了解專業研習【龜將軍保衛戰非你不可】,與會的保育大使們親身體驗、腦力激盪、共同討論的保育面面觀吧!





《探訪森林龜鄉》

  專業研習課程,在帶領這群關心食蛇龜保育議題的學員,深入淺出地從『龜類概說』開始,逐步了解臺灣龜鱉類生態與習性,以及食蛇龜迫切的生存危機!但坐而說不如起而行,為了讓大家更了解食蛇龜與低海拔森林生態系的關係,冬山工作站森林護管員盧大哥,帶領學員走訪巡護範圍的森林,仔細觀察林木層次與樣貌。
 

揭曉!這些都是林務局冬山工作站的森林護管員們的『戰果』喔~

  在近期少有人為干擾的森林中,高大的樹枝葉開散遮蔽了陽光,低矮的灌叢、藤蔓各顯神通,競逐珍稀的陽光,而底層的草本植物、枯枝落葉,發揮良好的土壤保溼效果。盧大哥說:『這種較為鬱閉、潮濕的森林環境,加上地面有很多植物的落果,是食蛇龜適合的棲息環境喔!』
 

森林護管員盧大哥,在帶領大家進入淺山森林前,仔細地說明環境樣貌。



  仔細觀察後,有人疑問:『前陣子颱風,吹折好多森林的樹,會對食蛇龜造成影響嗎?』,答案是肯定的。劇烈變動的環境,很可能讓棲息其中的生物受傷、死亡,但一年幾度的颱風也能疏開鬱閉的森林,重啟演替的過程,讓許多小苗得以生長茁壯,植物種類重新洗牌,也可能連帶提供食蛇龜不同類型的食物(如昆蟲、果實、小苗嫩葉、蚯蚓、蝸牛…等)

 
完整的低海拔森林生態系,提供食蛇龜多樣、豐富的食物來源。


  『樹上怎麼綁了條紅繩?哎呀~樹叢下竟然有獵具!這怎麼回事?』,別緊張!這是為了重現森林護管員巡護時發現非法盜獵,所特別佈置的情境喔!經驗豐富的盧大哥說明,獵人會在放置陷阱的路線上,綁上屬於自己識別的繩索,當護管員們發現這類『不尋常』的跡象,便會仔細搜索,將國有林地內的非法設置獵具沒入或就地毀壞。

任何不尋常的記號、路徑,都逃不出森林護管員銳利的鷹眼掃描。
走在保林巡護的路線,體驗森林護管員每日的例行工作。

逼逼!發現盜獵獵具!(註:快撥打保林專線0800-000-930)

盧大哥分享第一線的工作內容,以及需要大眾協助的地方!


  經驗分享後,學員們扮演起護管員,在森林中找尋員山生態教育館佈置的獵具教具;一番搜索後,大家直呼佩服森林護管員的好體力,以及敏銳的觀察力呢!


《龜將軍別怕,我們來挺你!》

  結束了上午的課程,大家也問到:『我不是森林護管員,也不是保育警察,我可以怎麼幫助食蛇龜呢?』。這是個可以創意發揮、無限可能的問題,讓我們瞧一瞧,能擦出什麼亮眼的火花吧!
  • Ÿ 保育教育的無限可能:
    員山館設計了【龜將軍生存大作戰】教學活動,期望藉由『玩中學』,體會食蛇龜的生存壓力,也認識保育方法!這群教學經驗豐富的學員們,在扮演食蛇龜,找尋食物、躲避天敵、避免被路殺之餘,赫然發現,逐年增強的『盜獵走私』是目前食蛇龜最迫切的危機,而非最初猜想的『棲地破壞』呢!

    食蛇龜保育是近年來漸受重視的環境議題,雖然正規教育的課程中,暫無專門為此增列章節,但非常適合運用在融入式教學(Merge-integrated Teaching)科際整合(interdisciplinary)課程。學員們體驗後,提出了許多【龜將軍生存大作戰】延伸教學的方向:結合戶外實地教學、小組教學與批判討論,甚至轉化成影片、戲劇、繪本或桌上遊戲,用不同的媒介,達到多元的教學成果呢!
森林龜將軍-食蛇龜現身!
扮演食蛇龜,來一場森林的生存冒險!
當森林環境變動劇烈時,食蛇龜將如何討生活呢?
從每一回合的環境變化,體認生存危機的沉重壓力。
活動結束後,回顧環境事件對食蛇龜族群的影響,延伸討論。


  • Ÿ 保育困境的突破口:
    食蛇龜所面臨的生存危機,若套用在其他生物上也毫不違和。這些保育困境的背後,學員們透過開放的討論,提出了許多有趣的觀點:資本主義當道』『短視近利』『法規約束君子、防不了壞人』『教育很少觸及影響最大的特定族群(如盜獵者、販售者)…等。

    收斂觀點後,大家認為法律若能確實發揮強制力約束力政府機關間的橫向連結強化增加互補彈性減少三不管的灰色地帶;加上教育發揮柔性的力量,讓民眾保有『知的權力』『判斷能力』,或許有助於翻轉現今的保育困境!
從【龜將軍生存大作戰】教學活動中,明顯發現執法與保育人力的不足。
透過教育的力量,讓更多人『知』,然後做出正向的『改變』。
匯聚學員們的教學經驗,保育結合學校教育,真是多元又有趣呢!


  • Ÿ 架起保育與在地意識的橋樑:
    一整天的課程下來,大家意識到生態保育第一線人員的支援是多麼不足!不但人力少(如全臺灣的森林護管員,才約1200多位)經費少還身兼許多龐雜業務,縱有三頭六臂也無法時時刻刻守護每一吋土地。因此,結合在地力量,一同關注保育與環境,是現階段努力的目標。

    從社區培力的觀點出發,學員們提出了很多務實的點子:柔性力量(如孩子),嘗試影響盜獵者的行為發揮在地特色與力量,累積資源監測、巡護的知能,轉化為生態旅遊的養分結合學校與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培力在地人才,強化保育意識(如開發食蛇龜主題的校本課程)政府與社區合作,建立彈性制度與回饋機制,朝向在地資源保護、共管目標邁進(如林務局推動的社區林業計畫,就是這樣的理念喔)

 
透過世界公民咖啡館的開放討論,討論出許多保育與在地化的可能。

第一線的森林護管員、保育警察、研究員、照養員,需要民眾的支持!

 

《保衛戰非你不可,一起來吧!》

  專業研習活動,就在笑聲此起彼落的世界公民咖啡館開放討論中告向尾聲。有些細心的學員提出了心中的擔憂:『會不會帶領大家認識淺山森林環境、或獵人使用的盜獵手法後,反而推波助瀾,讓盜獵危機更為嚴重?』『教育的力量無法立竿見影,這場食蛇龜生存保衛戰,會不會緩不濟急?』。在這裡,分享活動當天,大家靈光一閃蹦出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結尾:
『大眾要有知的權力,知道了盜獵讓全民共同承擔的外部成本有多高?知道長期照顧收容,對長壽的食蛇龜是多麼難受?才會有感覺,然後改變。』
『以人為本,失去食蛇龜一種生物,與我關係不大;但從萬物皆有生命權的角度來看,就沒有孰輕孰重的考量了!』

  教育過程,或多或少都有『風險』,但教育者可以透過謹慎的作為(如關鍵、機敏資料的保密)、更深入的剖析、更具啟發性的討論,引起學習興趣及珍視的態度。認識了淺山生態系與食蛇龜的緊密關係後,我們期待能擴大保育的面向,不光是保護食蛇龜族群,而是藉由食蛇龜撐起一把保護傘,連帶使生活於此的其他生物們共同受惠!

龜將軍保衛戰,各位大使們,保育火炬交棒給大家囉!

 

  【龜將軍保衛戰非你不可】專業研習,希望參與的夥伴們成為推廣大使,運用員山生態教育館設計的教學活動,把保育的種子灑向更寬廣、更多元的心田!也期待夥伴們後續與我們分享教學回饋喔!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連結四方的生物天堂-棲蘭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