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1日 星期一

【特展花絮】「危雞解密」 之 布展小彩蛋


大廳牆面意象

暑假已經開跑一陣子了,已經很多老朋友新夥伴參觀過暑期特展【危雞解密 - 一雞都不能少】,不曉得大家還喜歡嗎?


小員丁們集思廣益,透過無數次的討論,希望今年的特展是個:「能認識臺灣原生又別具特色的雞寶,讓民眾知道牠們生存的危機,不僅認同更能知道如何實際參與保育行動」(呼~好長的活動目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大家絞盡腦汁、手腳並用,在洪荒之力用盡後,終於讓特展順利登場!透過照片,一起瞧瞧小員丁們開展前都在忙些什麼吧!

七隻雞寶發泡板
關於【尋找奇雞-拍照打卡小任務】...
為了呈現七隻雞寶的實際等比大小,選擇「粗勇耐用」的大型發泡版,但純手工切割讓小員丁的手腕都快發炎啦!但看到大小朋友開心地尋找雞寶,捧在手中拍照的樣子,小員丁手貼藥布也要比個讚!值得啦!

環頸雉發泡板
常棲息於平地的環頸雉熱情say Hi,歡迎來挑戰【尋找奇雞】任務喔!

可將發泡板拿起來拍照
找到雞寶,可以抱著牠一起合照唷~

可拼貼雞身各部位
關於【全身都是寶】展區...

動手操作,是加深學習體驗的重要元素!在【全身都是寶】展區,介紹了七隻雉科或秧雞科的雞寶故事,也鼓勵大家以藍腹鷴為例,認識鳥兒身體各個部位的功能,原來處處都是賴以為生的寶貝,一個都不能少呢!



板子掀開可看補充說明
對了!看七隻雞寶的介紹時,別忘了掀開解說牌瞧瞧喔!
遊客可以進入內部觀看影片
關於【雞眼看世界】小劇場...

可愛的白腹秧雞模型,吸引很多大人在這兒合影留念,其實牠的肚子裡是個【雞眼看世界】小劇場,半密閉的空間更是孩子們喜歡窩著的小天地。製作這模型可真是不容易呀!先是用竹片編織,搭配鐵絲強化、紙團塑形,有了三分樣後,還要塗膠貼上多層紙增強硬度,最後噴漆塗色,貼眼睛開光,種種繁複工序才大功告成!期待各位坐進雞寶模型的肚子裡,能感受到用雞寶視角看世界的氛圍,重新認識周圍環境的樣貌喔!  

從大廳搬運進入展區
要把它搬進去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呢!
於森林展區就定位
嘿咻嘿咻!小員丁嘔心瀝血的成果,請大家愛護這白腹秧雞模型喔!

架設主機螢幕
噢對了!小員丁們十項全能,連小短片的取景、拍攝、剪輯與字幕都一手包辦!

地貼裁切與定位
關於【人與雞的愛恨情仇】展區...

二樓的【人與雞的愛恨情仇】推理小劇場,有些人反應好困難呀!那當然,這可是小員丁想破頭腦、挑燈夜戰才精心設計出來的雞寶事件案發現場,太簡單就被猜出答案,我們可是會傷心的!但別緊張,正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只要能說出個思緒清晰的推理,人人都是名偵探!

輪胎痕
從這畫面,推敲看看,你認為苦主的死因是什麼?
黑板漫畫繪製中
關於【保育新村-善待臺灣雞】漫畫展區...

這是個從木工轉型成漫畫家的勵志故事,有一天小明......。欸欸欸歪樓了啦!比起枯燥繁複的文字,小員丁更愛看影片及漫畫(不小心透漏嗜好),今年的特展,選擇挑戰自我巔峰的小員丁們,踏上了畫漫畫的不歸路,熱血的想用圖像將保育理念傳達給大小朋友!在此,因元神耗盡暫時封筆的小員丁熱淚喊話:「懇請大家用眼睛觀賞就好,別用手觸摸,補畫黑板好累人呀!」

受傷野鳥保定操作
若遇到受傷的動物如何幫助牠呢?來看展就知道!


淺山動物標本
關於【淺山危機報你知】標本展區...

在一樓的【淺山危機報你知】展區,我們結合館舍自5/22開展的淺山動物標本特展,希望大家能透過標本展示的意義,創造1+1大於2的學習效果!這此,特別感謝台北市立動物園借展四隻雉科鳥類標本:黑長尾雉、藍腹鷴、環頸雉及臺灣竹雞,讓大家不用跑臺北,也能近距離從鳥類標本觀察雞寶們的外型特徵喔!

剝製標本
同樣感謝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借展志工媽媽剝製的紅冠水雞標本,
讓標本老師告訴民眾野生動物們的生存危機!

看完了布展小彩蛋,希望讓大家對於小員丁們的策展生活有一些些認識,文章的最後,免不了要工商服務時間!暑期特展【危雞解密 - 一雞都不能少】展期至10/1(日),快點來看喔!

帝雉貼圖
快趁暑假來逛,快點來快點來(招手)

【公民科學+】常見八哥猜一猜 - 外觀辨識篇

牠們看起來好眼熟阿(攝影:林泳易)
你看過這幾種鳥嗎?

沒錯,牠們是國語俗稱「八哥」,台語叫做「駕翎(ka1 ling7.)」,善於模仿人們說話而頗受歡迎的的寵物鳥類。我們很容易在公園綠地、電線桿、田間環境,或者車水馬龍的馬路旁、建築物上發現牠們的蹤影。瞧瞧牠們的外觀,全身羽毛黑色帶點棕褐色,嘴喙黃黃又白白的,眼睛周邊好像有黃色又好像沒有...。聰明的大家,是不是發現牠們外型些微的差異的地方呢?

沒錯,臺灣人俗稱的「八哥」,並不專指某一種生物,而是指泛稱「八哥科」的鳥類。今天,透過【公民科學+】的系列文章,先來認識三種宜蘭常見的八哥科鳥類吧!



  • 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2級保育類(臺灣原生種)


白色嘴喙是牠的註冊商標(攝影:林泳易)
被稱為「八哥」或「冠八哥」的牠,最明顯的特色是全身黑到發亮的羽毛象牙白的嘴喙,以及額頭上聳立的羽毛(冠毛),是臺灣原生種的八哥科鳥類。你曾經看過牠嗎?有的話要恭喜你!因為牠們的數量越來越少了,已經被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了!補充一點,牠也是今天介紹的三種宜蘭常見的八哥科鳥類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喔!

  • 家八哥Acridotheres tristis, (外來種)

咖啡色的身體家八哥很容易在建築物附近發現(攝影:林泳易)
「家八哥」的辨識度很高!黃色的嘴喙偏咖啡色調的羽毛,加上眼睛周邊的黃色裸皮,看起來就像戴著獨特的黃色眼罩,相當好辨識,也因此有人稱牠叫「眼鏡八哥」呢!此外,牠的體型比臺灣原生種「八哥」稍小一些喔。


  • 白尾八哥Acridotheres javanicus,(外來種)

白尾八哥有著黃色的嘴喙(攝影:林泳易)
自印尼爪哇引進做為寵物鳥的「白尾八哥」,乍看之下很神似臺灣原生種「八哥」,但仔細瞧,白尾八哥黃色的嘴喙,是輕鬆辨別兩者的訣竅!那,和同樣是黃色嘴喙的外來種「家八哥」怎麼分辨呢?除了白尾八哥是黑灰色的羽毛,別忘了瞧瞧牠有沒有帶黃色眼罩喔!

簡單的小訣竅告訴大家,你學會分辨牠們的方法了嗎?其實,臺灣可能見到的八哥科鳥類很多種,引用「臺灣繁殖鳥類大調查」整理的圖鑑,共列出了五種臺灣各地比較常見的八哥科鳥類呢!員山館今年和宜蘭在地學校合作,觀察紀錄八哥科鳥類的行蹤;由於學生行動的範圍集中在校園與住家周邊,因此課程加強「八哥」、「家八哥」與「白尾八哥」這三種最可能見到的目標鳥類的辨識能力!

雖然數量較少的「林八哥」跟「泰國八哥」,沒有列入主要觀察對象名單,但大家也參考圖鑑,一起認識牠們吧!

來源:八哥辨識小撇步,BBS Taiwan報乎你知(點我看更多


外來種的八哥科鳥類,於1970年代左右已經引入臺灣,但是不良的飼養行為(如棄養)或逸出,讓作為寵物鳥的八哥們得以出現在野外環境。剛好寶島臺灣非常適合牠們的繁殖與生存,便成功地落腳繁衍,吃掉臺灣的甲蟲、蜥蜴、蛇類等,和臺灣原生種「八哥」成為亦敵亦友的微妙關係!

這樣有什麼壞處嗎?前人研究認為,原生種「八哥」數量降低與外來種八哥們的競爭有關,例如:牠們的巢位、食性是重疊的,就像班上的營養午餐,原本可供20位同學吃得飽飽!但突然多了100位路人說要一起吃飯,學校廚房又沒有提供多的菜餚,該怎麼分配食物呢?而近期又有研究認為,原生種「八哥」數量下降的原因,是適合牠們利用的棲地變少了!但不管如何,原生種「八哥」的數量遠低於外來八哥們的現況是無庸置疑的,需要長時間的觀察與監測才能知道影響牠們數量消長的關鍵為何,以便於再對症下藥。

外來種是造成原生種動物消失的原因之一,我們邀請大家留心周遭的環境變化,透過大家共同監測與關注,才有機會提早發現異樣,避免原生種滅絕的浩劫。

今天先聊到這邊,【公民科學+】系列文章,我們下次見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