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9.步道。輕旅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9.步道。輕旅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11月22日 星期六

員山生態教育館〈冬季電影院〉強檔上線!


  冬日來臨,想找個地方窩著好好看部電影,影片結束後走出戲院,馬上就是可供影片參證的小小圖書館。書讀倦了想伸伸筋骨,剛好配合著小活動到人行道上走走,揀些落在地面的小葉、小果來細細審視一番。然後,下定決心趁著大好時光到附近的私房景點晃悠,甚至一晃就從田間、埤塘,上了山上的步道。

員山館的冬季電影院,周間有四種不同的影片主題日!
這樣愜意的一日不難滿足,而為了讓館內的舊雨新知,能夠集中探索一個專門的主題,員山生態教育館安排了主題日影片欣賞,話不多說,馬上向大家介紹我們的繽紛主題日,以及各種上映新片囉!


  員山生態教育館的週間繽紛主題日,分別是:周二好蝠氣的蝙蝠日、周三森情款款的森林日、周四神采鷹揚的老鷹日,以及周五生生不息的生態日


  除了這些主題安排之外呢,散落在各時段間的影片安排也有不同的深意!舉例來說,周末是最多人來館的時間,這麼多人裡頭,偶爾會有小朋友一邊敲著動物聲音按鍵,一邊問:「這些鳥兒都不用洗澡嗎?」這個問題呢,就讓我們用〈鳥之湯〉來回答吧,我們可以透過裡頭生動的影片,來一窺各種鳥兒們的各種洗澡方式哦!

  而礁溪的林美石磐步道,向來是大家散步踏青的好去處,前段的草湳湖更總是吸引不少人佇足眺望。〈台灣的脊樑:林美石磐步道〉,正希望讓曾走過、卻不曾瞭解過的遊客們,知道更多關於林美石磐步道的故事,下次再親臨現場,想必會看到更多精微之處!


  週六,來館看到我們本月最推薦的龜山島,總會有人問:那裡有什麼生態呢?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美麗鯨豚之外,〈熱鍋裡的螃蟹〉正是龜山島特殊生態的最佳寫照之一!透過影片,大家也能解開心中的疑惑──生活在140度的海底硫磺噴孔旁,難道不會變成烤螃蟹大餐嗎?

  周日下午〈我的小行星〉,則用卡通動畫的方式呈現了13則五分鐘小故事,為了避免其他較深入的影片內容,可能讓小小朋友們感到不知所措,〈我的小行星〉透過可愛、鮮明的敘事手法,讓小小朋友可以輕易地探索不同主軸的環境題材。
  

  最後,回到我們週間繽紛主題日的強檔新片!許多人總是對蜜蜂、虎頭蜂、胡蜂、熊蜂種種分類搞不清楚,透過〈九九蜂鷹〉這部片,牠們個別的身影將逐漸清晰。除此之外,我們也會發現,不同於員山附近的養蜂場,原來養蜂場也有以百花谷為家、四處游牧的,而人、蜂與蜂鷹,更巧妙地將彼此的生命緊密交織起來。

  而過去作為林業工作站的員山生態教育館,如今也孜孜不倦地向大家介紹森林的故事,這麼看來,〈森之歌〉或許就是本期冬季電影院的最佳主題電影了。在森林的故事裡、在保育的行動中,人的參與、影響或身影總是不可磨滅,一起來以影片為鏡,細細地將我們的生活重新思考一番吧。


  看完員山館對各種影片的介紹,給自己安排一個半天吧!在冬陽普照的日子、在冬雨濕冷的日子,員山生態教育館〈冬季電影院〉都有不同的、淡淡的小驚喜呦。



2014年11月8日 星期六

【活動花絮】社區解說資源轉化班 發掘在地新魅力



       時序進入農曆中的「霜降」,到了這個時節,暑氣一天比一天消退,路旁台灣欒樹紅透透的蒴果隨風搖曳,似乎正在提醒來去的人兒「入冬的腳步近啦!」,員山生態教育館趁機抓住秋末暖陽的尾巴,於10月26日來到鄰近的同樂社區進行「社區解說資源轉化班」研習課程,邀約在地社區居民與外地到訪的學員們來趟社區漫步輕旅行~
       位於宜蘭市邊陲的寧靜小村─同樂社區,雖然不是觀光地圖上熱門推薦去處,但卻藏有許多私房景點在其中,若是要發展社區型的解說路線,甚至是在地專屬的解說方案的話,那該如何規劃呢?就讓講師們帶領大家逐步揭曉吧!


不走不相識 相招來去走一圈

       俗話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但只要帶著大眼睛與好奇腦,新鮮事永遠都在太陽底下等著你來發掘!社區,是居民習以為常的生活區域,在一個地方住久了,可能不覺得有什麼稀奇。今天我們換上到異地旅行的心情,可能就會從平淡無奇的事物中找到新的樂趣與魅力所在。所以~~夥伴們,讓我們朝向偉大的航道出發吧!(喔不,是朝向水噹噹的同樂村出發吧!)
       持續地探索與調查有哪些資源素材可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呢!出發前,別忘了講師交代的小功課,「沿途記下五個值得推薦或是改善後會更好的潛力解說點喔!」

       從同樂社區發展中心啟程,首先映入眼簾一片綠的是-在地居民自耕自種的「幸福菜園」,對於外地來的夥伴而言,幾乎未曾見過像同樂社區菜園這般發揮共享精神的耕種方式,除了遇到各家前來務農時閒話家常,在600坪不甚大的土地上就能見識各式各樣的鮮蔬彩果,這是多麼令人嚮往的田園風情啊!
       台9甲省道旁的「同樂好站」則是同樂社區自發性成立,對外行銷的一個小商店,主要販售社區媽媽做的冰晶粽、玉蘭花冰淇淋,以及手工藝品。可惜當天沒有開,未能品嚐到玉蘭花香氣的特色冰淇淋,大夥只能望門興嘆呀!


圖片來源:宜蘭小百科
       走著走著,看見結實纍纍的芭樂園,望過去是一座雕樑畫棟、肅穆莊嚴的道教廟宇─「山前三興宮」,供奉主祠三官大帝,同時亦是在地人民祈求寄託的信仰中心。登上寶殿最高處,自整個村的至高點可遠眺龜山島,近看一旁則是為社區帶來部分經濟收益的「百年玉蘭花園」,一行人循著幽香,踏入玉蘭花枝幹交織而成的綠色迷宮,讓人油然興起兒時躲貓貓的調皮感!

        下一站,「酒廠古井」到了!『奇怪,這裡明明是汽車駕訓班呀!哪來的古井?』外地的學員們看著駕訓班招牌紛紛不解,在居民的指引下才發現隱藏在汽車訓練場旁豎立的一口水井。古早時,宜蘭酒廠製酒就是靠汲取這裡的優良水質,如今卻只能透過鐵柵方格窺探井內沁涼的冽泉,若非此行,還真難以聯想到這段古今過往呢!

       穿過蜿蜒小路,分別造訪了「蘭陽養蜂場」與「草地桑葚園」暸解的產業現況,以及中午享用健康藥草餐的「大安藥園休閒農場」。讓大家認識到經營者的堅持與熱情,這些個體戶因著本身的理念,選擇小而精的經營模式,並用自己的方式帶給客人優質的農產與第一手知識。

       離開大安藥園不遠處交岔路旁,先人「黃阿蘭小廟」與石碑,雖然規模不大,卻當地人感念前人黃阿蘭公率眾來此辛勤開墾拓荒的精神象徵。
 
       最後來到「湧泉池」與「洗衣溝」這兩處離水最接近的地方,居民們在湧泉池中與魚兒共游,在路旁溝渠洗滌談天,大家看著純淨的水源從底下噗噗冒出,與水共生的環境真使人羨慕極了!

分享新視界 資源盤點藏寶圖

       漫遊一圈後,哪些是極具潛力的解說據點呢?請學員們將路途上所見所聞的資源素材,讓我們一起來細數寶藏,並合力完成同樂社區解說藏寶圖吧!


       有人推薦「酒廠古井」、「湧泉池」,因為水是社區的根本,與生活、產業息息相關。
       有人覺得「蘭陽養蜂場」可以說明保育的重要性,以及對週遭生態的影響。
       也有人建議「三興宮」是當地信仰重心,認識一個社區可從廟宇的歷史沿革入手。
       更有人提出「同樂好站」詳加規劃後可做為社區對外行銷的招牌形象。

        想不到3小時的路程,走訪幾個代表性的景點,經由夥伴間自行探索與互動交流,可以獲得琳瑯滿目能發揮在社區解說面向的資源寶藏,那麼我們又該如何納入解說方案中呢?就先從了解「什麼是有意義解說」開始吧!

深刻的秘訣 藏在解說主旨中

       想像今天我們悠閒地聆聽解說員精采的導覽,結束後,你心中會留下什麼印象?是內容豐富、滔滔不絕的解說?還是令你產生感動與連結的解說呢?如果令你印象深刻的是後者,這就是一場「有意義的解說」!
       雖然無法讓大家在上完課之後,立刻功力大增變身成一位厲害的解說員,因為要成為一位能喚起他人感動與連結的解說員,除了本身熱情與自信,還得長時間不斷地累積知識與經驗。但藉由初階解說規劃練習,可以幫助我們抓住解說的主軸,讓遊客在聽完你的解說之後,能夠接收且理解你所要傳達的概念,像是「保育濕地生態」、「適度利用與保護森林資源」等等,就是所謂的「解說主旨」。

       在社區藏寶圖中,學員們歸納出同樂社區可以發展人文歷史、自然生態、產業、信仰、飲食等多面向的主題,選定個主題,再回到藏寶圖尋覓線索,大家來動腦想看看主旨及次主旨可以如何延伸呢?


       大家決定主旨就從「認識同樂社區人文歷史」發想,串連「三興宮」的信仰背景、「湧泉池」的前世今生、「古井」與酒廠的歷史因緣、「黃阿蘭小廟」的開拓史事,以及「玉蘭花園」談人為利用自然資源的豐富文化。在居民與外來夥伴的腦力激盪下,第一套主題式的解說方案蔚然成形,大家也抓到練習的要領囉!活動就在彼此分享各自心得收獲中,進入依依不捨的尾聲啦!

       歷經一整天踏查與腦力PK,儘管距離完整的解說方案仍有段差距需要努力,相信學員們都對同樂社區獨特的人文或自然資源,產生更多面向的解讀與想法,留待社區人士繼續補足,甚至往後朝向培訓專門解說班與解說制度,藉此提昇社區能見度與推廣理念。
        員山生態教育館已是第三度前進同樂社區,前兩次分別為自然資源調查研習班以及100種保育方法的社區保育課程,加上這次解說資源轉化課程,透過一系列的專業成長陪伴,希望能讓社區或是外界參與的夥伴,發掘且珍視自身週圍遭與我們生活密不可分的環境資源,每個地方都有其得天獨厚之處,端看人們如何善待利用並學習與之共處,為了長遠的未來,也更值得我們付諸行動去守護它的美好唷!

活動照片》10月26日社區解說資源轉化班

延伸閱讀》同樂社區紀行
               【活動花絮】100種保育方法,激盪在地真情味
               【活動花絮】社區自然資源調查研習班

大腳大步一起走 社區生態保育攜手向前

  到宜蘭旅遊的人,多半都曾去過礁溪鄉吧!提到礁溪,頗負盛名的莫過於暖呼呼的溫泉、老街香火鼎盛的廟宇及美食、清香甜美的金棗…等。其中,「金棗」和本次員山生態教育館的主題活動「大腳大步一起走」,有著非常密切的關連性唷!這關聯性到底是什麼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可愛的金棗娃娃,你知道她來自哪兒嗎?




  原來「大腳大步一起走」,是為了因生產「金棗」產品而名聞遐邇的礁溪鄉「林美社區」的社區解說員,所設計的一系列「解說」培訓與演練課程呢!為了讓課程更貼近解說員的需求,與社區討論後,決定以林美人的驕傲-「石磐步道」作為主題!這條環形的步道全長約1.7公里,能徜徉在天然的溪流與森林美景中,享受不定時由蟲兒、青蛙、小鳥與動物演奏的「快閃交響樂」,休閒紓壓的感覺,難怪成為近年來非常受歡迎的景點呢!

 社區的驕傲-石磐步道,是本次課程的主角唷!

 

  講師們設計課程前,經過數次「明察暗訪」,深入了解在地資源與故事,哇!真是不得了,石磐步道有著數不盡的「解說寶藏」呀!但在這裡賣個關子,讓大家透過以下三段文字敘述,自己先來場文字尋寶吧!

林美村原本地名稱為「林尾」,「林」,台語發音「ㄋㄚˊ」,意指礁溪庄最後開墾之山林部落。…………林美山山勢平緩,海拔皆在四百公尺之內,除了蒼翠林木,尚有多處湖泊、瀑布、溪流,居高臨下可鳥瞰整個蘭陽平原,民國七十年就吸引了高爾夫球業者的青睞,在此設立球場。之後,佛光大學、淡江大學,更相繼到此落腳建校…。』……文字節錄自宜蘭縣礁溪鄉林美社區發展協會

『林美石磐步道是林務局於2005年規劃完成的一處森林步道,位於礁溪高爾夫球場旁,現已成為熱門的景點。此步道以呈現低海拔森林生態系及「四稜砂岩」石磐景觀為主,步道平緩,路線不長,蕨類植物豐富多樣,沿途還有溪流瀑布等景緻,吸引不少遊客前來踏青。』......文字節錄自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


『林美石磐步道為一低海拔亞熱帶溪谷步道,沿途為溪流瀑布與峽谷地形,林木蒼鬱成蔭,全程寬敞平緩,清涼舒適,適合親子同行。步道為早期居民農作與民生用水的重要渠水道,充滿先民篳路藍縷的歷史痕跡,以及村民對兒時記憶的無限懷念。』……文字轉載自台灣山林悠遊網



 生活?生態?森林?你眼中的石磐步道有什麼寶藏呢?


  每個人眼中的「石磐步道解說寶藏」可能都不一樣,因此凝聚社區解說員共識,了解彼此的想法,成為培訓課程首要任務囉!「林美九宮格」的暖身小遊戲讓夥伴們玩的笑呵呵,雖然在林美生活,但每個人和土地的連結與生命經驗不同,看事物的面向也非常不同呢!從大家的想法統整出幾大面向:

  • 休閒體驗:如鳥語花香、心曠神怡…等。 
  • 墾拓歷史:如移民開墾、先民信仰、建設遺蹟(水圳)…等。
  • 豐富生態:如低海拔森林生態系、四季變換的景色…等。
  • 社區發展:如吸引遊客的重要景點、社區精神驕傲…等。


快問問身邊夥伴「林美九宮格」的小問題吧!

將大家眼中的解說寶藏集合起來,呈現更多元的樣貌。


  「Bi~」哨聲響起,我們暫停一下!回到前文的三段文字敘述。還記得剛才請大家進行的文字尋寶嗎?你發現哪些資源是可以運用在解說導覽呢?以外來者的角度,哪些資源是你有興趣的呢?這些吸引人、讓人停頓思考或印象深刻的事物,都可以是導覽解說的珍貴素材唷!把你認為的「解說寶藏」,和社區夥伴們彙整出的想法比一比,有沒有相同之處呢?還是有更多不同的想法嗎?


找出具有在地特色的「解說寶藏」,需要許多的經驗累積與討論。
  
  空口說心裡總是不踏實!趕緊拿出石磐步道的地圖海報,由最熟悉步道的社區解說員們,把「解說寶藏」出現的位置,以及相關的小典故,標註在海報上!看著海報一點一點地豐富起來,大家也開始思考:「這麼多東西,東講一點西談一段,會不會太多啦」?


有人動筆有人出主意,一同將「解說寶藏」標註起來。

 

  因此,講師透過烹飪的概念,逐步讓學員了解,解說並非遙不可及、困難重重的事兒!而是和烹飪做菜很像,有著「盤點手邊的素材」、「決定菜單主題」、「選擇料理方式」、「了解顧客背景」、「調查用餐滿意度」等手續。其中,若要讓遊客有印象深刻的良好解說體驗,就要有明確的「解說主旨」。這功夫可不簡單,只有透過多次的主旨討論與撰寫練習,才能紮下穩固的馬步唷!


原來阿基師料理的撇步,跟解說規劃有異曲同工之妙呀! 
從簡而繁,逐步討論、聚焦石磐步道的「解說主旨」。


  隨著課程進行,員山館講師與社區解說員們,逐步完成了步道解說資源盤點、解說規劃課程、步道解說主旨擬定,也了解解說員適合的儀態與行為後,學員也動手將解說文字化,成為可以持續更新、累積的導覽解說方案!此時,興致勃勃的大家開始按耐不住,期待回到石磐步道,用不同於以往的角度,看看這「最熟悉的陌生人」!學員們不但回家勤做功課,還主動相約到步道練習,互相打氣與學習呢!


  不論在現地踏勘、練習帶領解說,或課程正式的分組步道解說驗收,社區解說員們各自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年長的耆老總能在最有情境的地點,帶出先民的開發歷史與老故事兒時住在步道旁的大哥們,將環境的變遷娓娓道來,原來現在的高爾夫球場過去是梯田、灌溉用的草湳湖不但可以學游泳,冬天還有候鳥前來棲息嫁到林美的阿姨們用親切可愛的話語,分享天然資源-隨處可見的蕨類、燒飯煮水的薪炭柴、美味多汁的金棗…等,帶給居民的各種寶貴服務


親切的笑容,熱情分享石磐步道的種種。 
 
耆老們親身經歷過「拖木馬」的年代,示範起來格外有味道!
 
對環境承載量的衝擊、遊客安全須知,也有很詳細的說明!
 
大石磐精彩的老故事,連路過的遊客也駐足聆聽呢。

 一回生二回熟,經驗的累積會讓表現越來越棒!

充滿活力的社區解說員們,大家一起繼續加油!


  解說培訓課程就在學員們生動熱情的帶領中,畫下了暫時的句點。14位林美社區解說員,未來將持續提供石磐步道的生態解說服務,讓更多遊客對這片土地的故事有更深的認識,並了解造訪自然環境中,應該負起的責任,來去不留痕跡(請參考延伸閱讀)。

  林美社區和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過去為了降低遊憩行為對石磐步道的生態系衝擊、提供良好安全的休閒體驗,共同投入環境清潔維護,以及步道人數總量限制…等行動。站在生態保育或社區營造的角度,培力在地居民認識生態環境、了解環境與生態、產業及人的關係,並認同土地的故事,願意維護現有的美好而付出,都是非常重要的動力!本次解說培訓課程,讓羅東林區管理處、員山生態教育館及林美社區,有了更緊密的連結,期望在社區生態保育這條路上,大家攜手並進,「大腳大步一起走」唷!



社區解說員開心結訓,大家表現都很棒唷!



  看完花絮文章,是否想要(再次)召集親朋好友,親近這條平易近人的社區步道呢?想知道四稜砂岩組成的「大石磐」和「蕃薯」有什麼神秘的關係?地面那些排成直線,直立插入地面的小石板有何作用?先民用俗稱「紅刺蔥」與「白刺蔥」的植物特性,編出什麼通俗有趣的俚語呢?歡迎和「林美社區發展協會」預約步道解說導覽服務,來趟步道生態與歷史風情的深度之旅吧!請洽林美社區發展協會(http://lm.org.tw/),或電洽(03)988-9041。



延伸閱讀:
【步道達人36計】5/7達人的步道漫遊學 後記

林美石磐步道—林美的酸甜滋味
社區步道群

活動相簿:
2014.09.20 大腳大步一起走 - 第一次課程
2014.10.15 大腳大步一起走 - 第二次課程
2014.10.30 大腳大步一起走 - 第三次課程

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同樂社區紀行


  「我從來不知道,宜蘭有像這樣的地方耶!」與朋友走完同樂村一小圈,他不禁發出這樣的讚嘆。這個曖曖內含光的庄腳所在,西邊枕著枕頭山,而東、南方各有大礁溪、宜蘭河阻絕,成為天然的屏障。

日治時期的台灣堡圖,裡頭蘊藏了許多訊息,留待文內一一分曉。

  從清代開始,地形上的切割,隱然使同樂成為了步調自在的世外桃源,與宜蘭舊城保持相對較少的互動。近幾十年來,為了滿足廣大城市階級的休閒遊憩需求,宜蘭縣許多地方一再複製旅遊產業,但並未在同樂深根,意外地使同樂社區因為相對完整的原貌,而有許多故事可以向大家娓娓道來。

神、鬼、人信仰,見證了同樂村的古今變遷


  「早於清嘉慶年間(約西元1800年左右),在入蘭諸多開墾者中,黃阿蘭率眾來到此處,他犧牲奉獻、終生未娶也無子嗣,將土地家財散給族人。後人感念黃阿蘭,因此便將此處起名阿蘭城,後人並立了一座阿蘭廟。」(宜蘭小百科)

  開墾勢力繼續擴張,向西延伸到枕頭山前的鎮平(山前),向南則另立新城,這三處集村聚落便共同組成新城庄。國民政府來台之後,新城庄於是改易為同樂村。這三處集村各有一座陽廟,每座陽廟供奉了不同的主神,新城鎮安廟供奉三山國王、山前三興宮信仰三官大帝、阿蘭廣濟宮則膜拜保生大帝。

  在這樣井然有序、看似有意的安排之下,也為我們留下了幾條線索,譬如:新城的客家底(三山國王)、道教信仰(三官大帝)、流血衝突(三山國王)、醫藥的需求與缺乏(保生大帝)等等。

  離山最近的山前三興宮裡,廟裡有尊關聖帝君,在過去那物資缺乏的年代,居民上山抽藤、撿柴、打獵,不免遇上為了捍衛生存空間領域而守候著的原住民,此時,向關聖帝君擲茭杯,便成了居民生死關頭的決定瞬間……。

如今,坐鎮山前青龍穴的山前三興宮裡,三官大帝正紀錄著蘭陽平原的變遷滄桑。(陳彥翎/攝)

  在三座陽廟之外,同樂與頭份交界還有一座大眾爺廟(陰廟),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收容死去的無名屍首。日治時期時,日軍駐守在石頭城(今蘭城新月、舊宜蘭縣政府旁),當時部分的漢人撐渡船攻擊日軍而死,便祭於這座大眾爺廟裡頭。(話說員山)
  同樂村的中元普渡活動盛大、意義非凡,與歌仔戲發源地的頭份村,輪流舉辦祭典儀式,不只延續了傀儡戲、總舖師辦桌等台灣社會習俗,也延續了其背後的社會溝通與文化傳承功能,對同樂村來說,是不可輕忽的年度大事。

連結起水、食物與生態的綠手指


   從社區發展協會往北移動,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第一眼,就非道路兩側的社區菜園莫屬了。座落在同樂國小旁邊的社區菜園,一畦一年承租一千元,不僅是自家食用、鄰里間以物易物的農產來處,更是綠手指競相炫技的場合,你家的洛神、我家的木瓜、他家的茼蒿…讓人細數不完的蔬菜種類,自成一個種類豐富的開心農場,嗜吃的小蟲們或許也因此而感到眼花撩亂了吧?

相較不那麼熱鬧,但也讓人欣羨不已的農場一隅。

  走在同樂的沿途,處處有辛勤、巧妙的綠手指,桂竹、芭樂、火龍果、柿子、檳榔…密度之高的社區植栽背後,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無外乎是
  我們走到駕訓班裡頭的古井旁,這曾經是宜蘭酒廠釀酒的水源,在比較過宜蘭的自來水、大礁溪與武荖坑的溪水之後,最後酒廠認定,非這裡不可了!只可惜一次颱風毀壞了管線設備,無力修復的眾人,最後留下此處作為紀念。
  
水質依舊清澈、聲音依舊洪亮的古井。

  由於宜蘭的地勢由西到東緩降,在山前位於地面下的古井泉水,向東流到阿蘭城,便成了一連串不止的氣泡湧泉冒出,居民時常在此洗滌衣物、或泅泳其中。

一條冰涼舒服的溝渠,男裸池正位於轉角不可見的地方。
過去曾是水牛吃草、泡澡的天然草生澡堂,如今是帶點危險的水泥化大眾泳池。

  水不僅造就了高密度的蔬果同樂村、滿足人們日常生活與遊憩所需,也是許多種生物生存的必須要素,其中一種對同樂來說尤其重要的生物,正是蜜蜂!
  在走過蘭陽養蜂場之後,我們瞭解到,除了需要適當的溫度讓它們活動之外,沒有充足的水,就沒有充裕的蜜源。至於蜜蜂所回饋的,則是蘭陽養蜂場的方圓幾公里之內都得到了免費的授粉小幫手,毫無疑問是同樂村無形中的一大資產呢。

種下肉桂,同時也為蜜蜂諸侯們提供了緩衝、調適的微型氣候。


現在進行式的同樂村,還發生哪些故事?

  由於地形阻隔、先人分配祖產所致地權共業、傳統習俗所凝聚的人情關係等原因,或再加上年輕子弟外出工作所支應回來的薪水,使得賣的誘因不那麼高。再加上居民的共同努力(除了共同巡守隊等過去就存在的互助力量之外,大安藥園、手工釀醋班、同樂好站近幾年來也有亮眼的成果),同樂村因而慢活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步調,其中的內涵,更讓人深深著迷。

  這樣的生活持續著,但家鄉子弟也會稍稍感到憂心,譬如:以前湧泉池與洗衣溝的水,比起現在還更清澈。又譬如:未來,傳統生活的智慧或關係的結締,會有哪些年輕人願意留下來傳承呢?面對未來生活的隱憂與挑戰,同樂村仍有大大小小事情發生,值得我們擦亮眼睛、期待、見證或陪伴。


2013年7月24日 星期三

【公告】風災復原,羅東林區管理處陸續開放自然步道

      蘇力颱風過後,有關羅東林區管理處所管轄社區型自然步道,經檢視包含礁溪跑馬古道、九寮溪自然步道、聖母登山步道、松羅步道、新寮瀑布步道、拳頭姆自然步道、朝陽步道、新店獅頭山步道、金瓜寮魚蕨步道安全無虞,開放民眾使用。林美石磐步道木棧道受損較為嚴重,經本處全力搶修,預定102年7月26日起重新開放,另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因尚有風倒木,正積極清除中,暫不開放;而南澳古道受去年蘇拉颱風影響中斷仍暫時封閉。

步道開放情形請隨時注意羅東林區管理處網站:
http://luodong.forest.gov.tw/ct.asp?xItem=64277&ctNode=2390&mp=360

2013年7月16日 星期二

【公告】羅東林區管理處管轄自然步道部份開放


      蘇力颱風過後,有關羅東林區管理處所管轄社區型自然步道,經檢視包含礁溪跑馬古道、九寮溪自然步道、松羅步道、新寮瀑布步道、新店獅頭山步道、金瓜寮魚蕨步道安全無虞,自102年7月16日起重新開放。另拳頭姆自然步道、朝陽步道、蘇花古道-大南澳越嶺段、林美石磐步道、聖母登山步道因尚有風倒木,正積極清除中;而南澳古道受去年蘇拉颱風影響中斷,故上述6條步道仍暫時封閉。

步道開放情形請隨時注意羅東林區管理處網站:
http://luodong.forest.gov.tw/ct.asp?xItem=64277&ctNode=2390&mp=360

2012年4月24日 星期二

你「步道」了嗎?蘭陽山林四季專屬藏書票卡,邀你來蒐集!

 
忙碌了一整個星期,悠悠閒閒的假日真想來點什麼不一樣的放鬆身心~
燦爛陽光悄悄從窗戶探進屋內,藍天白雲,微風和煦,宅在家裡是多不明智的選擇!似乎好久沒有接受天然森林芬多精芳療了?聽說現在走步道還有藏書票可以兌換?就這麼決定了!背起行囊,帶妥相機,出發到宜蘭走走步道收收藏書票去也!
春季步道藏書票



羅東林區管理處在近十年內,積極整建宜蘭地區總計21條自然步道完成,並從這個月開始,配合喜氣龍年,同步推出蘭陽步道龍年暢遊活動。只要在龍年的每一季(春4~6月、夏7~9月、秋10~12月、冬1~3月)分別探訪由林管處推薦的指定步道,並與特定地標合影,就可以換取龍年步道藏書票卡!集滿四款,再送步道地圖方巾!這麼好康的訊息,極力推薦給愛走步道的你!


(完整步道資訊,請上林務局台灣山林悠遊網查詢)
 



龍來蘭陽走步道,藏書票卡限量贈送活動辦法 
.
.
.

探訪該季推薦步道
至指定地標,擺出最kuso的姿勢進行「獨照
標註日期後將照片列印輸出(3×5吋以上規格)
親自攜帶照片至宜蘭員山生態教育館、羅東林業文化中心森動館留下完整資料
兌換該季藏書票卡乙張
集滿四款藏書票卡,102日3日1至4月30日,於相同地點兌換地圖方巾乙條


※  四~六月春季指定步道與地標:九寮溪自然步道,與巴尬吊橋橋頭立牌合影
※  其他三季推薦步道與指定地標將於6月、9月、12月陸續公佈於林務局台灣山林悠遊網
※  各款藏書票卡與藏書票收集冊限量1000份,每人限領一份,數量有限,換完為止

clip_image002[10]


藏書票卡兌換地點資訊
員山生態教育館
地址:宜蘭縣員山鄉員山路一段163號
聯絡電話:03-922-4307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 09:00~17:00。
休館日:每週一(如遇國定假日則順延)、農曆除夕及初一,全天不開放。
※  休館日遇臨時性變動調整,以現場公告為準。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森動館
地址:宜蘭縣羅東鎮中正北路118號
聯絡電話:03-954-5114
開放時間:週三~週日09:00~12:00、14:00~17:00
休館日:每週一、二(如遇國定假日則順延)、農曆除夕及初一,全天不開放。
※  休館日遇臨時性變動調整,以現場公告為準。

 
 


延伸閱讀:
想知道走步道有什麼注意事項嗎?請看【步道達人36計】
http://yuanshan-elc.blogspot.com/2011/05/3657.html
無痕山林運動—七大準則與行動概念
http://recreation.forest.gov.tw/LNT/LNT_2_1.aspx

2011年12月29日 星期四

3小時登上聖母峰不是夢--聖母登山步道

聖母峰又稱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m為世界第一高峰,世界各地登山好手夢寐以求的朝聖之地。世界之最的山也造就了更多世界第一的紀錄,世界第一登頂成功、世界第一在冬季登頂成功、世界第一不帶氧氣筒登頂成功…等紀錄。
你知道嗎?宜蘭也有一座「聖母峰」,眾多愛山的朋友在這裡所締造的是不只比第一的紀錄,而是一次又一次累積登頂次數的紀錄,山友們可是走聖母登山步道千遍也不厭倦~



想一窺聖母峰的神秘面紗嗎?請跟我來~
由礁溪車站搭乘
接駁公車或自行開車抵達五峰旗風景區停車場,沿著步道往山裡走去~

五峰旗風景區入口意向 停車場往風景區的道路 停車場往風景區的道路 停車場往風景區的道路,路旁為得子口溪。
走過橫跨在得子口溪的橋之後,沿著碎石子路遵循往聖母登山步道的指示牌前進約5分鐘就到了「聖母朝聖地」,再接著步行2.7K的產業道路約1小時的時間,抵達通天橋,也就是聖母登山步道的入口。聖母登山步道的長度只有1.6K,但是因為入口至終點的海拔落差高達550m(入口的海拔為400m,終點的海拔為950m),是為坡度陡升的登山路徑,上山所需步行時間約2小時,下山約1小時。到達步道終點處之後繼續沿著路徑前行即可登頂聖母峰。

遵循往聖母登山步道的指示牌聖母朝聖地路程說明的指示牌碎石子路寬敞好走   


通天橋旁的休憩涼亭,後方有洗手間通天橋旁的休憩涼亭,後方有洗手間 通天橋               通天橋海拔400m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由通天橋開始計算聖母登山步道的里程0K~0.3K這段路是沿著得子口溪前進,走在這段路上可見到山谷中林下飛瀑濺石,鳥巢蕨高低交錯樹上,展現出原始森林之美。不時還傳來小動物「啾~」的叫聲,此時若抬頭尋找枝頭上的鳥兒,肯定是會落空,因為這「啾~」的聲音,是「鳥蛙」的聲音,中文名為「斯文豪氏赤蛙」。

飛瀑濺石 鳥巢蕨妝點出森林的原始自然之美 斯文豪氏赤蛙


與野生動物不期而遇
步道里程0.3K~1K的路段逐漸離開得子口溪,進入到生態豐富的原始森林內,隨時都有機會與野生動物相遇。曾經紀錄到全身綠通通的綠畫眉、白眼圈的繡眼畫眉、還有著大花臉的赤腹山雀,還有見到台灣獼猴,聽到山羌的叫聲,這些觀察到野生動物的體驗令人印象深刻。


箭竹林
步道里程1K~1.6K走出森林後,眼前豁然開朗,整山頭都是箭竹林,間著黃白色的芒花,在風中柔順著飄蕩著。登高望遠,邊走邊停歇可見蘭陽平原與太平洋。雖是在海拔低於1,000m的山區,但因為位於東北季風的迎風面上,所以呈現出高山上箭竹林的景緻。像這樣因為特殊的地理因素,在低海拔出現高海拔植物的現象,稱之為「植被壓縮」。



其實此處約海拔900~1,000之間走在箭竹林中,彷彿置身於海拔3,000m的高山上
登頂聖母峰
到了步道里程1.6K步道終點之後,繼續沿著路徑就可以登上位於一旁的「聖母峰」。由於聖母峰正好位於宜蘭與新北的分界嶺上,往東展望極佳,可見蘭陽平原與龜山島,往西則是連綿不絕的雪山山脈,非常雄偉壯麗!而回程也是由此循原路下山。



 
由聖母峰看聖母山莊 
山谷中紅屋頂的聖母山莊

聖母峰峰頂展望極佳 
                         聖母峰峰頂

雪山山脈

                            綿延的山脈
 迎風面皆為草坡與箭竹林
   芒花與箭竹交雜的草坡


推薦給愛山愛自然的朋友,一定要找個機會來宜蘭礁溪的聖母登山步道,從停車場起循產業道路來回5小時的路程,在海拔低於1,000m的地方,就可以看見要登百岳才能享受到的高山景緻。      


加碼推薦順遊景點
1. 五峰旗瀑布:五峰旗這個特殊的地名,是取自於有五座山峰像是旗幟般排列在一起而得名,在噶瑪蘭廳誌中就有記載「...以形得名,五峰排列,如豎旗幟,...」。五峰旗瀑布由三層瀑布所組成,為宜蘭縣知名風景區。

2.湯圍溝公園:位於礁溪市區台九縣省道上,是一個免費開放給民眾泡足浴之溫泉公園,並設有縣政府委外經營的大眾浴池。



聖母登山步道如何去
1. 大眾運輸:
搭火車或客運至礁溪車站,轉乘「台鐵礁溪站-五峰旗風景區-林美石磐步道」接駁車

(班次表請按此),約10分鐘抵達五峰旗風景區站下車,沿指示牌往聖母登山步道走3.2K即達登山口。
2. 自行開車:
由台九省道進入礁溪市區後沿指示牌,轉入宜二線約5分鐘即達五峰旗風景區。再沿指示牌往聖母登山步道走3.2K即達登山口。



參考資訊:
1. 台灣山林悠遊網http://trail.forest.gov.tw/index.aspx
2.宜蘭縣政府風景區介紹

http://gym.e-land.gov.tw/releaseRedirect.do?unitID=123&pageID=6602


想實際走訪聖母登山步道,感受依海拔變化的山林景緻嗎?
可先利用線上導覽地圖,讓旅程更豐富喔!






聖母登山步道線上導覽地圖QR-Code